首页 >

第三届中国佛教史论坛成功举办

1845人




(综合自菩萨在线)

菩萨在线江苏讯 11月2日,由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系与珠海普陀寺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佛教史论坛于南京开幕。此次中国佛教史论坛共收到论文160篇,与会的专家学者中,既有前辈学人,也有青年才俊,他们多是来自国内外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佛学研究工作者,总计240多人。可以说,这是国内佛教学术界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会议,亦可谓是中国大陆佛教学术界的一次大聚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亚太所原所长、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黄心川,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党委书记周爱群,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赖永海,南京大学东方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洪修平,南京图书馆原馆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徐小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研究院郑筱筠,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教授张风雷,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院长、教授刘成有,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李四龙等国内多位知名学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或作主旨发言。

 

黄心川、周爱群等学者出席开幕式(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赖永海、洪修平等学者出席开幕式(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开幕式在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杨维中的主持下顺利进行。

 

此次研讨会筹办人、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杨维中主持论坛开幕式(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周爱群表示,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的两个源头,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的哲学系,这两个源头都是民国时期的哲学重镇,因此南京大学有丰厚的学术基础来举办这次中国佛教史论坛,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次论坛的讨论与切磋能将中国佛教学术研究推向更高的一层楼。

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党委书记周爱群致欢迎辞(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黄心川对中国佛教解经的特点进行了剖析。首先,中国佛教解经学的基础是来自于对译经的人士,没有2000年的佛经翻译历史 ,就没有中国的“解经学”;第二,中国的佛经翻译是历史上最早的译事活动之一,也是保存最早的佛经原本;第三,中国佛教界系统地翻译了外来的佛教经典,现有的各种外文本佛经都没有像汉译本这样的完整性与系统性;第四,汉译本的佛经具有明显的宗派优势;第五,中国佛教有自己完备的译经理论与翻译场所,译经有严格的译经程序,保证了很好的翻译质量;第六是中国佛教徒一直在不断地对外来的经典进行深入研究。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没有中国历代祖师留下的如此丰富研究资料,“本土化”、“中国化”以及“世界化”都将是一纸空谈。 


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学部委员黄心川致辞(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赖永海、洪修平、徐小跃、郑筱筠、张风雷、刘成有、李四龙等人均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作主旨讲演。此外,上一届中国佛教史论坛主办方代表北京大学王颂教授向大会开幕式发来贺词。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赖永海致辞并作主旨讲演(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南京大学东方哲学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洪修平致辞并作主旨讲演(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微信图片_20191102165516.jpg

 南京图书馆原馆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徐小跃致辞并作主旨发言(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微信图片_20191102221302.jpg

郑筱筠、张风雷、刘成有、李四龙分别致辞并作主旨讲演(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开幕式结束后,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宗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陈永革主持第三届中国佛教史论坛的第一场主题发言。麻天祥、班班多杰、慧观法师、张文良、吴忠伟、刘震、王亚荣、李勇等,共八位专家学者发表主题讲话。

 

麻天祥、班班多杰、慧观法师分别发表主题讲话(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张文良、吴忠伟、刘震分别发表主题讲话(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微信图片_20191102232514.jpg

王亚荣、李勇分别发表主体主题讲话;论坛主题讲话由陈永革主持(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下午,第三届中国佛教史论坛分为佛教义理与文献、佛教历史与僧制、佛教解经与方法以及佛教文化与生活四个分会场展开分组讨论,不同学科的学者根据资深研究特长与特点展开了集中的学术探讨,这样的会议设置使我国佛教学术研究的多元化提供了发展范本。

 

微信图片_20191102161845.jpg

 四个分会场分别以“佛教义理与文献”“佛教历史与僧制”“佛教解经与方法”“佛教文化与生活”为主题展开讨论(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合影.jpg

合影留念


据论坛主办方代表杨维中介绍,此次论坛以“解经与教制:佛教本土化的多元化解析”为主题,意在以“佛教经典”和“佛教制度”为中心,聚焦对中国佛教本土化的多元化特点等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讨论。此次论坛集合了国内佛学研究界老中青三代学者,涵盖了哲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共同围绕主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这样的会议人员结构,形成了目前我国“最纯粹的”学术性佛教本土化多元解析平台,也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相互交流的文化平台。(文/王正强 图/卢鹏宇)

11月3日,第三届中国佛教史论坛闭幕式在南京举行。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院研究员麻天祥、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研究员李海波、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杨维中、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净因法师出席闭幕式并致辞,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侯冲作会议总结。


参加论坛闭幕式的学者及嘉宾(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参加闭幕式的学者及嘉宾(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第三届中国佛教史论坛总召集人杨维中表示,感谢珠海普陀寺明生大和尚和悟和、悟伦两位监院对此次论坛的大力支持。没有他们对佛教学术的热心赞助,此次论坛很难扩展到如此规模。论坛通知发出后,获得学界老中青三代学者的热情响应,论坛的参会单位总计有88家,共发表论文161篇,注册参会人数246人。此次论坛展示了我国大陆佛教学术研究的整体力量,展现了我国佛教学术界近七十年来优良的学术传承和学术传统。近七十年来我国佛教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应当得到充分的尊敬和重视。如果没有对前人成果的继承和消化,我们的学术研究也很难走向国际化。


微信图片_20191103192201.jpg

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此次论坛总召集人杨维中致答谢词(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学者代表麻天祥表示,这次会议体现了新时代的新气象,主要表现在规模大、人数多、论文多。这与南京大学哲学系的进取精神、包容精神直接相关。麻老师感叹,如果没有黄心川老先生、赖永海教授等老一辈学者的提携,新时代的年轻人很难得到大的提高。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下,学界前辈更应该帮助后进、提携后学。他强调,作为学者最好的事情就是把研究成果贡献给社会,贡献给新时代。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驻院研究员麻天祥代表参会学者致辞(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微信图片_20191103192142.jpg

闭幕式现场气氛热烈,学者们对中国佛教的未来充满了期望(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净因法师表示,这次论坛对中国佛教界将来的走向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长期以来教界与学界的合作,是一种良性的发展。如果这种合作持续下去,一定能推动我国佛教事业的发展。当然,目前我国佛教界学术水平还需要提高。目前学界关注的佛教中国化,并不仅仅是对佛教内容的改变,还应该根据时代特征强调佛法的不同用法,用适应时代的语言和方法重新诠释佛学。

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香港宝莲禅寺方丈净因法师致辞(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侯冲从学术史、有像有科仪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会议总结。他表示,此次会议来宾很多、规模较大,来自88个学术研究机构的246位学者共提交了161篇论文。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学术研究的纯学术型论坛。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侯冲作会议总结(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下一届论坛主办方代表李海波表示,这次大会是国内佛教学术圈内最大的学术会议。下一届论坛将在西安主办,中亚、东亚佛教在西安完成了一个大的融汇,当代佛教研究中西安已经形成了独立的长安学派。目前西北大学玄奘研究中心已经形成了以菩萨信仰为代表的中国信仰史研究、佛教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主要的佛教学术研究方向。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研究员、第四届中国佛教史论坛主办方代表李海波致辞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第三届佛教史论坛第二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法师在各个分会场继续展开讨论。六十多位学者围绕“佛教义理与文献”“佛教历史与僧制”“佛教解经与方法”“佛教文化与生活”四个主题开展了多学科的交流与研讨。

 

有学者从佛教义理和文献入手发表讲话,如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陈坚撰写的《智者大师:从'觉意三昧'到'观一念心'——天台宗'心'的观念史》,结合了佛教义理和文献资料对内容进行阐述和梳理。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赵东明的《从'六根清净'到'无情有性'——一个隋唐天台佛学思想史的脉络解析》一文,对天台宗的部分思想进行了创造性诠释。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陈艳玲则从社会学角度发表了《中国火葬习俗之再考察——兼论儒佛交涉中的文化互益》。众多学者从不同学科出发,以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理论架构、不同的探索视角对“解经与教制”进行了不同维度的论述和探讨,共同搭建了了佛教在我国本土化的多元化解析平台。


佛教义理与文献分会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佛教历史与僧制分会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佛教解经与方法分会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佛教文化与生活分会场(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第三届中国佛教史论坛还举办了两场主题发言,分别由南京市金陵图书馆馆长、东南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董群以及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国家图书馆特聘教授孙亦平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教授李向平、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香港宝莲禅寺方丈净因法师、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敦煌文献研究所原所长马德等18位专家学者及法师针对此次论坛主题发表主题讲话。

 

李向平、净因法师、祁志祥、陈士强作主题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孙英刚、夏广兴、马德作主题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周贵华、肖永明做主题发言,董群主持主题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杜斗城、郑伟宏、姚南强做主题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王仲尧、段玉明、何志国作主题发言(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张华、冯国栋作主题发言,孙亦平主持主题发言 (图片来源:菩萨在线 摄影:卢鹏宇)

 

第三届中国佛教史论坛共收到论文161篇,参与此次论坛的学者涵盖我国多学科的老中青三代学者,共计246人,是我国佛教学术界几十年来由学界和教界共同主办的最大规模的纯学术会议。从年代上看,此次会议囊括了国内较早一批的学者以及新崛起年轻学者;从范围上看,此次会议有来自全国88所学术研究机构的代表前来参加,其中包括边疆地区的新疆大学、云南大学等。


至此,第三届中国佛教史论坛圆满结束,第四届中国佛教史论坛将由西北大学玄奘研究所承办。经过统计,来自全国各地(含台湾地区)的学校及单位,共有84家;来自日本的有4家,总共88家。

 

中国各地具体如下:

江苏:13

北京:10

陕西:9

浙江:8

广东:6

上海:5

山东:4

湖南:3

安徽:3

江西:3

甘肃:2

河南:2

四川:2

山西:2

贵州:2

台湾:2

湖北:1

河北:1

广西:1

福建:1

云南:1

吉林:1

辽宁:1

新疆:1

 

海外国家具体如下:

日本:4

 

总共有88家参会学校及单位。(文/王正强 图/卢鹏宇)